文/林益全

每年年末的EMBA公益演唱會,陣仗一年比一年規範,歌曲也越來越經典,團員也越來越專業,深刻感受到傳承的歷程與意義正在串流中,在這個疫情尚未解封的時期,特別值得記錄。 .
腦科學怎麼解讀這個情境呢?一種強烈、長時間投入且深刻的互動情誼,是如何串流連結,並在生物進化的歷史上,在多元異質的EMBA這個社群中,把社會精英份子與學校老師都結合在一起,透過一次次的音樂交流與衝突協調,在最後粉墨登場,共享練習的挫折、歡樂與回憶。
..
哺乳類動物有別於爬蟲類,進化出了負責情感活動的腦組織,大腦邊緣系統(Limbic system)。包括各種「愛」在內的人類情感,至今都是由這個古老的腦組織來控制的。在邊緣系統之後,人類和少數高級的哺乳動物,又進化出了第三層腦組織—大腦新皮質(Neocortex)。大腦新皮質
是多種理性思維能力的發源地。這些能力包括:語言、規劃、推理、抽象思維,等等。籠統地說,大腦新皮質是負責理性活動的腦組織。最後進化的大腦新皮質很大程度上接受最初邊緣系統的調節,這樣的結構讓最晚發展出來的因果理性能力,非但不易指揮情感決策,還得受到情感的影響,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無法用理智強迫自己愛上一個不想愛的人。
…
一個人的情感模式,可能投射到現實生活中,進而影響身邊的人,反過來她的情感模式,也可能在他人的影響下得到修正,我們每個人隨著年齡增長會形成相對穩定的情感類別,我們最會被特定類型的人吸引,一個建立情感類別有缺陷的人,很難對另一個情感模式健全的人產生愛慕心理。
….
一個習慣強勢的夥伴,即便是找到另一個溫柔和順的夥伴,她原本的情感模式,很可能在新夥伴的互動上建立起強勢的特質,因為邊緣修正效應的研究告訴我們,只要兩人建立長久的合作關係,他們的模式會有一定的相互融合,進而會有心有靈犀、會心一笑的情感模式。
了解科學原理會讓我們更了解許多決策機制的形成,一定有其生理的發展與歷程,效果邏輯是與生俱來的判斷能力,依附在邊緣系統的腦組織中就有其影響性,隨後發展出來的大腦新皮質,透過後天的學習、教育與經驗,逐漸發展出因果邏輯的決策能力,乃至決策慣性。時間是唯一一種對我們每個人都同樣公平的資源: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,聰明還是愚鈍,時間都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公平地流逝。而透過投入時間經營長期固定對象的關係,這是一種能力,這是人類優於其他動物中,最珍貴的資源:生命,和你願意投入的夥伴,一起面對困難,經歷挑戰,度過不計算回報的時間。長期陪伴,是一件了不起的承諾,是平凡生活中的勇敢選擇,而你生命中的時間就有了不同意義的價值。
(本網站所有資料,未經同意請勿轉載使用)